#最是家乡味 冬至大如年#西红柿炒木耳

23728人浏览 · 828人收藏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至时节虽然最宜宅家不出,但人仍要让自己心中拥有风景。   洒脱如苏轼,即便落魄之时,也另有一番气度。在出京任杭州通判时的一个冬至,他一人独游吉祥寺,满目萧瑟也未影响他的心情,他写下豁达之句,'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从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开始回升,但那天下了寒雨,苏轼于是问,阳气到底是回来了还是没有回来呢?他又自嘲道,哪一个人像我这样呢,不在牡丹花开的时节肯独自前来。   此前的暮春,苏轼曾跟随杭州知州沈立去吉祥寺赏牡丹,次日又观牡丹画卷。他将欢乐场面挥毫以记,'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时光一晃,牡丹凋残、人潮已散,苏轼在冬至日又故地重游。孤独不是可耻的,孤独的人才懂得享受自由自在,'不是花时肯独来',正是因为具有这样可贵的独立人格,这样甘守寂寞的品性,苏轼的'诗心'才能如此超凡脱俗、疏旷有趣。   冬至总是值得纪念的一天。苏轼有一年冬至写诗赠人,他回顾了自己的前半生,如今已近老迈,却仍有卓绝之气,'今来能慷慨,志气坚铁石''诗成却超然,老泪不成滴'。又一个冬至,他与诸生饮酒,面有酡色还举杯不停,'冻醴寒初泫,春醅暖更饛。华夷两樽合,醉笑一欢同。'冬至里最合适围炉笑谈,这真是闲适惬意的日子啊。   苏辙与兄长苏轼相比,无论是诗还是文,总多了一份理性思考。'佳节萧条陋巷中,雪穿窗户有颜风。出迎过客知非病,归对先师喜屡空。'这个冬至日,苏辙在陋巷中居住生活,北风摇窗、白雪飘飞,苏辙却不改初衷、乐在其中,节日里依然把儒贤颜子当'先师'来景仰,可见其勤于修为,不愧坚守一方净土的高洁之士。   四季轮回不止,人却不会永远年轻。又一个冬至日,苏辙用诗收藏起一个美好的画面,'酥煎陇坂经年在,柑摘吴江半月来。官冷无因得官酒,老妻微笑泼新醅。'吃着焦香的酥煎饼,配上新摘的吴江柑橘,再饮一杯温热的酒,家人相依相伴,成为经典的画面

怪味熙

难度:切墩(初级) 时间:30分钟

- 准备食材 -

- 步骤 -

- 发布于2024-01-01 -

- 这道菜的更多做法 -

- 分类 -

- 视频菜谱 -

- 相关文章 -

- 更多热门搜索 -

- 更多热门菜谱 -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