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App

日本是整理术鼻祖?600年前的他表示不服!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

——《礼记.大学》


         

   

故事还得回到600多年前的明朝。


   

这一天,一位年轻的学者拉着他的小伙伴来到了自己书院的竹林里,就这么往竹子前面一坐,不动了。


   

他们开始盯着竹子看,一直看一直看,废寝忘食,目不转睛。


   

就这么过去了几天,他朋友实在受不了,病倒了。于是他自己接着看,坚持了七天,随后也生了一场大病。这才就此作罢。


   

他们这是想干啥呢?


   

答曰:“格”竹。


   

“格”这个词,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        
           
     

   

这位格竹子格到生病的执着的学者,就是号称“明朝一哥”,在历史上被认为是几大“圣贤”之一的,王阳明。      
     

   

王圣贤当年还不是圣贤,只是想效仿圣贤的年轻小子。他生活的年代,程朱之学非常流行,其中朱就是南宋的儒学大师,朱熹。


   

朱熹大师当年认为,记载了孔子的弟子曾参的《大学》一书,是错乱了的,并且“格物致知”的说法有断缺,于是就补充了一段:


   

“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也即是说啊,通过对事物彻底的观察,分析,就定能获得其背后的规律和真理。                  
   

 

王阳明想验证一下朱熹前辈的说法,于是就拉着自己的小伙伴去身体力行,格竹子去了。


   

   


   

这种“格”的做法,简单的说,就是去研究我们身边的事物。                 

   

比如,家里有一张桌子,想要格物致知的圣贤们,就会坐在它面前开始琢磨,它是怎么做成的呀?平时我们都怎么用它呀?为什么有的桌子舒服,有的桌子不舒服?为什么有的桌子好看,有的桌子不好看?


   

诶?!这不是跟我们整理的时候做的事情一样么?!


   

整理,首先就是把东西都拿出来,一件件去观察和研究。


   

“格物致知”在朱熹看来就是:我们知道了一个杯子的存在是可以用来装水喝,那我们就应该以这个道理来正确处置杯子。


   

我们整理也是一样啊,去思考一件物品之与我们的关系,它实现的功能是什么,它带来的价值是什么,然后再做出取舍和收纳的决策。


   

通过对物品的认知来寻找背后的真理,通过看得见的世界去探究看不见的世界,这些日系整理大师们反复强调的理念,其实在咱们公元前的孔子时代就被提出,1000多年前的宋朝就被发扬光大,600年前的明朝就已经有人实践过了!                         

   

曾参,朱子,王阳明,他们才是真正正正发现整理之魔力的鼻祖啊。


   

   


   

那王阳明当年格竹子格到病倒,有没有格出什么结果来呢?


   

并没有,他给自己的这次行为艺术下的结论是:“我失败了。”看了整整七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


   

但是圣贤就是圣贤,失败了的王阳明并没有放弃,而是转念一想,就在前辈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新的理解。


   

以前的朱熹认为,格物致知的顺序,是先格物,才可能致知。万事万物都有其不变的原理,我们只需要分析它,学会它,然后遵循它的引导去行动就可以了。                    

  

但王阳明按照这种方法格了半天,发现竹子也没有跟他表达些什么。于是他就说啊,格物,首先还是要“正心”。


   

事物的道理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我怎么去看它。真正的道理,存在于我的内心。只有把我的想法投射在上面,这个事物才有了意义。                 

   

对于两位大师略有冲突的学说,我估计自己也只能得其皮毛了。


   

但是由此我倒是联想到了,现在这个时代,在如何对待 “人” 与 “物” 的关系这个事情上,也是有很多不同的思想正在激烈碰撞的。

 

   

   


   


   

很典型的,就是以山下英子老师的“断舍离”和极简主义生活模式为代表的减法生活流派。他们强调的是减少这个行为,只要你的东西足够少,你根本不需要什么整理和收纳。


   

他们会跟你说,你要时刻牢记自己有权处置任何物品。你要把自己想象成国王,不要让物品来奴役你,而是要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以绝对的权威,去对它们做出决策。


   

另一种,则是对国内整理师具有启蒙意义的近藤麻里惠的“怦然心动”整理术。它表达的则是,万物皆有灵,要尊重你的每一件物品,把它们当做你的女朋友一样去感受它的心情,然后再取舍和珍惜。


   

基于这个想法,近藤麻里惠老师会在每次上门的时候首先就跪在对方的屋子里表达一种“敬意”。


   

   


   

到底哪一种才是对的呢?


   

我拿着一双筷子,到底是要做它的国王,还是做它的男友?


   

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朱子和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注解,一个强调“物”,一个强调“心”,到底哪一种更接近真理?


         

其实啊,他们说的都对。(我敢说谁不对么……)


   

首先,理在事物本身,所以先格物才会知“理”。                


   

万物都如同人一样,需要找到其存在的价值,所以你才需要站在它的角度,去替它想一想。


   

其次,事之正不正,取决于我心。                


   

只有把“我”这个因素放在不可动摇的地位,让每一件事物建立起于“我”的关联,才能使事事物物各得其所。


   

了解了万事万物背后的“理”,才能像国王一样杀伐决断,作出取舍;而只有经历了坚决的舍弃,转身而来,面对留在自己身边的一切,才能像对待此生挚爱一般去珍惜。


         

这两种态度,其实一点都不矛盾,不是吗?

  

格物致知在《礼记.大学》中的全文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儒家学派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阶段性行为目标。

   

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一程序性行为纲领的起始就是“格物致知”。                


连“平天下”这样的大事都是从格物开始做起的,我只想说,整理之与我们的人生,是多么重要的一个起点啊!




收藏到手机
往期回顾
更多笔记